豫教网

【豫•高考】据说,他们的专业都是“高大上”!这里是郑州科技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来源:郑州科技学院

内容摘要
3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

郑州科技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是由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三个本科专业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个专科专业组建而成。下设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3个教研室,其中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为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物联网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为河南省合格基层教学组织。学院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应用,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特色,瞄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领域发展中的瓶颈和短板,着力突破更多技术创新问题、产出更多引领性成果、供给更多有效的产业技术。学院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媒体等领域协同育人、产教融合的特色培养模式,注重服务社会高质量发展,积聚和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

除学校公共实验室外,设有机器人与微系统创新实验室、物联网与大数据创客空间、大数据分析处理室、虚拟现实体验中心、虚拟现实研发室等5个专业实验室。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梯队,在教学工作上与时俱进,寓教于乐,更注重学生人格与兴趣的培养,师生相处愉快教学工作高效稳步推进。

师资介绍

一、现任领导

王黎明,博士,教授,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现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CCF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7-2011),河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组织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专家库成员,郑州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2000年,曾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作访问学者一年。主要从事现代软件工程技术、分布式人工智能、分布式数据挖掘等方面的研究,在《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电子学报》等本领域一级学报和《Journal of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System》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其中被SCI、EI检索30余篇。所写论文曾多次获得河南省优秀论文一、二等奖,曾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编著、翻译教材9部。

二、教研室介绍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研室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教研室成立于2018年9月,由原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教研室基础上组建而成,河南省合格基层教学组织,郑州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现有15名专职教师,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3名,工程师2名,助教6名;具有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的教师14名,杜远坤副教授任教研室主任。教师有4人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称号;教师有2人次获得优秀党员称号。

教研室主要承担《python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Hadoop系统开发》、《Scrapy框架技术》、《数据可视化技术》、《人工智能》、《非关系数据库原理》、《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课程,2021年7月《Java程序设计》被评为河南省一流本科课程和河南省课程思政样板课程,《课程思政视角下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案例入选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河南省本科高校线上教学实录——线上教学课程思政典型案例选编》。2021年4月《Python程序设计》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近年来主持、承担省、市级教学改革课题12项,发表教研论文10篇,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项,获得3项;主持、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10篇,获省、厅、市、学校各级奖励10余项。

物联网工程教研室

物联网工程教研室成立于2013年11月,河南省合格基层教学组织,现有10名专职教师,其中副教授 1名,讲师4名,助教5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9名,王清珍副教授任教研室主任。教师有4人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称号。2021年物联网工程立为校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教研室主要承担《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物联网通信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嵌入式原理及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和《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等课程,2021年4月《机器人控制技术》被评为校级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程,2022年4月《综合布线技术》被评为校级社会实践类一流本科课,《智能机器人路径规划虚拟仿真》被立为2021年度河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近年来主持、承担省、市级教学改革课题9项,发表教研论文8篇,主持、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13篇,获省、厅、市、学校各级奖励20余项。

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

数字媒体技术教研室2017年9月成立,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现有13名专职教师,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4人,助教6人,双师型教师5人,硕士学位13人,留学海归硕士2名,骨干教师1人,优秀青年教师1人,牛庆丽副教授任教研室主任。2名教师中国仿真协会会员,1名教师韩国计算机图形学学会会员;教师有9人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称号;于海燕获得2021年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梁飞获得2021年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罗雪获得2022年度学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

教研室主要承担《三维动画设计》、《Unity3D开发》、《角色与场景设计》、《游戏策划与架构设计》、《数字音视频处理》、《Photoshop图像处理》、《HTML5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技术基础》、《软件工程》等课程,2019年11月《计算机虚拟组装仿真实验系统》教学项目被评为河南省一流本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022年5月《虚拟现实技术基础》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近年来教研室主持、承担省、市级教学改革课题9项,发表教研论文8篇,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1项,河南省信息化优秀成果奖5项,河南省思政课题1项,主持、承担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17篇,获省、厅、市、学校各级奖励20余项,获得省级大创项目5项,校级2项,学科竞赛30余项,获得国家新型和软著专利20余项。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扎实的数据科学基础知识和大数据技术实践经验,胜任大数据工程师的职业要求,主动适应大数据工程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从事大数据分析、应用开发、系统开发、可视化、决策以及科学研究等工作。

主干课程

专业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Java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云计算与大数据基础、Python编程等。

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

计算机硬件实训、程序设计基础实训、数据结构实训、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训、Linux实训、Java程序设计课程设计、Python编程实训、企业综合实习、Hadoop系统开发实训、大数据系统维护和管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专业特色

强调数据科学的多学科交叉特点,将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知识融入具体课程之中;凸显数据科学本身的讲解,注重提升学生的基于数据提出好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向数据科学的研究设计、数据清理、存储与检索、交流与沟通、统计分析、道德与隐私、数据可视化以及数据挖掘与探索等关键技能;引入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借鉴本校信息学院其他专业的培养经验,通过基于项目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多种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强调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亚马逊Web服务和IBM大数据平台等实践平台。

就业去向

毕业生能够从事基于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电子信息、电子商务技术、电子金融、电子政务、军事等领域的大数据平台运维、流计算核心技术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可在政府机关、房地产、银行、金融、移动互联网等。

物联网工程(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思维和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践经验,系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和信息标识与感知、网络通信与传输、数据融合与处理等物联网领域的基本理论与关键技术,胜任物联网工程师的职业要求,适应物联网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从事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开发与运行维护、物联网相关技术研究与工程应用等工作。

主干课程

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操作系统、物联网通信技术、RFID原理及应用、嵌入式原理及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

专业特色

物联网工程依托河南省品牌专业、河南省特色专业、郑州市示范专业、郑州市急特需专业等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本专业基于工程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的教学管理模式组织教学。深化新工科改革,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下一个万亿级别的信息产业业务。

就业去向

智能交通、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智能家居、工业检测领域从事物联网应用等工作。

数字媒体技术(本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计算机软件开发、虚拟现实、计算机动画、媒体视频处理、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数字媒体相关的基本知识,具有数字媒体相关产品设计、制作、技术支持、软件开发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VR开发、游戏软件开发、数字媒体产品研发、技术支持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绘画基础、三大构成、三维动画设计、角色与场景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音视频处理技术、游戏引擎应用与开发、人机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基础、Web程序设计等。

专业特色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教学与出版、新闻、影视等文化媒体及其它数字媒体软件开发和产品设计制作行业的要求相结合,培养面向数字网络时代兼具信息传播理论、数字媒体技术和设计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就业去向

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VR开发、游戏软件开发、数字媒体产品研发、技术支持与管理,从事数字图形图像作品、数字影视作品、数字动画作品制作以及数字媒体系统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IT行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网络操作技能、成为具有计算机网络硬件组网与调试,能对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络中的设备进行安装、维护和操作,能够进行网络程序设计和网站建设以及网络综合布线等能力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路由交换技术、Linux 操作系统管理、网络运行与维护、网络系统集成、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应用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安全、HTML5设计基础。

专业特色

1.强实践: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课程实践、项目实训与企业实训结合,对接企业实训平台,强化技能。2.重创新:依托大学生科技创新协会和创新实验室开辟第二课堂,鼓励自主创新和相互协作,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3.双学历:在进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习之后,可以套读自学考试助学本科专业,在获取专科毕业证的同时取得本科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4.三证书:在获得专科毕业证书的同时,还将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工程师)证书和综合素质证书,增加了市场竞争力。5.多位一体:以技能为本位,以市场为导向;将职业生涯规划、人际沟通、团队合作、求职技巧等职业素质培养引入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就业去向

软件公司从事软件实施与开发,大中型企业从事信息化建设、网络管理以及从事网站开发与设计,可在事业单位从事网站后台管理与维护、网站建设与软件开发等工作,网络后台管理。

学院设施

从上至下依次为:大数据分析处理室、大数据实验室、机器人与微系统创新实验室

虚拟现实体验中心

硬件组装实验室

综合布线实验室

单片机实验室

虚拟现实研发室

圆梦校园 多彩活动

社团联合开展体育、活力等覆盖面广、锻炼度深的趣味运动型活动,以各个社团为平台,努力促进学生体育、活力活动形式的创新发展。


丰富全院师生的课外生活,塑造了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让同学们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享受美好快乐的大学生活。

关注豫教了解更多前沿资讯

责任编辑:靳华


Copyright © 豫教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25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