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教网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根植中原大地,培育一流人才

来源: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内容摘要
根植中原大地,培育一流人才

获批省级一流专业3个、一流课程3门,牵头培育的“黄淮肉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教师教学发展指数在全国639所新建本科院校位列第三,考研录取人数再创新高,学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7%以上……近期,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喜报频传,这正是学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不断推进综合改革和内涵式发展的累累硕果。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作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近年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扎根中原大地办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聚力打好“特色发展”“文化育人”“实践教育”“服务地方”组合拳,大力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理论功底扎实、技术技能突出、继续学习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就业能力、健康体魄,能够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用生动实践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特色发展: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创新卓越的“追梦人”

作为河南省本科转型发展试点学校,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时代新人为己任,突出专业特色,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有力推动了学校事业改革发展。

3.jpg

酒业学院揭牌仪式

一是立足河南省情,打造专业特色。学校着眼于引领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批示精神、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服务河南经济发展当作工作的重要遵循、发展机遇和巨大动力,进一步坚定“区域性、行业性、开放型、应用型”的基本办学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积极培育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交叉型和社会急需专业,重点发展与河南省支柱产业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学校加快建设一批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的区域性一流特色本科专业,同时鼓励各院部主动凝练学科方向、打造专业特色,着力建设好新时代高等教育。

二是推进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学校持续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校制订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方案,通过“四个打造”和“四个推进”的教学基本建设,真正构建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发挥“牧工商一体化”优势,全面推行专业互设互选课程,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开设教改实验班,着力培养懂专业、善治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校根据学科优势,围绕生态文明、美丽中国、经国济民、出彩中原以及黄河文化、豫商文化等主题,开发饱含思政素材和德育元素的优秀系列课程,让师生共享改革成果。

三是坚持人才强校,打造发展“引擎”。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引进和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24人入选教育部、省高校教指委委员,92位高层次人才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管优秀专家等荣誉称号。同时,加强教师国培、省培等各级培训,强化教师实岗锻炼和进修访学,实施卓越教师引领工程、教师二次培养工程、校企双兼双聘工程,进一步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和骨干教师培养,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专家引领型师资队伍。

文化育人:理想信念引航,提振青年学生的“精气神”

近年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文化育人,切实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专业课深度交叉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成长成才所需有效衔接,着力引导师生在文化传承创新中增强文化自信。

4.jpg

毕业典礼

一是实施思政教育“五大工程”。学校探索实施了思想政治工作“五大工程”,即铸魂工程,就是坚定理想信念,铸牢灵魂思想阵地;聚力工程,就是凝聚全校师生员工之合力,强力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提质工程,就是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强能工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岗位,提高素质,增强技能,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创建工程,就是通过精神创建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师生文明素养和校园文明程度。

二是构建网格化育人体系。我校作为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加大学风建设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实施优质管理服务育人,把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构建以“十大育人”体系为“经线”、以“五大工程”建设为“纬线”的网格化育人体系,不断开创“三全育人”工作新局面。

三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学校不断探索,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订《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方案》,不断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实施和目标落实。在具体建设上,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意识和理念,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实践教育:创新育人模式,擦亮技能成才的“劳动色”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党委书记穆瑞杰表示,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学生勤于实践,学会劳动,在德、知、体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校创新“实践+专业”的育人模式,将实践育人纳入教学计划,以“劳动+专业”为依托,以社会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内+校外”为平台,推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融合发展。

一是设立劳动周课程。2019年年初,我校出台了《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在学生中开展劳动周课程的实施办法》,同年3月,率先在省内本、专科大学生中开设劳动周课程,把劳动课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丰富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增加如计算机软件安装、维修、空调清理、园艺植物栽培、插花艺术、食品烹饪、宠物养护、观赏鱼养殖等,使学生在专业劳动教育中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学到实用技术。

二是健全配套工作机制。制定《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创新创业与实践能力学分管理办法》,成立由主管创新创业校领导为组长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学分认定工作领导小组。使实践育人的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为实践育人提供有力的行动保证。

三是实施社会实践项目。学校根据专业特性,引导学生走出学校、走进企业,积极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开展军事训练等各类实践活动。其中,“美丽中国,青春行动”荣获共青团中央颁发的“百城千校光盘行动挑战赛优秀组织奖”;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志愿服务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改革再出发·奋进新时代”等社会实践活动,受到多家媒体报道。

服务地方:深化产教融合,走出多方共赢的“出彩路”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坚持扎根中原大地办大学,把学校发展融入社会、融入行业,把服务企业发展与推动学校发展有机结合,把实现学校发展与地方发展结合起来,打造校政校企合作的‘深化版’,探索‘校+’办学新模式,全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更加出彩。”我校校长罗士喜说。

一是同频共振,构建命运共同体。学校贯彻校地、校企、校校、国际“四个协同”开放办学理念,与新蔡、武陟等10多个县签订校地合作协议,与40余家省内外龙头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积极为地方及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主动对接河南省豫酒振兴战略,率先成立“酒业学院”、建设豫酒文化馆并成功举办了豫酒转型发展高端论坛;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合作共建了“牧业金融研究院”;获批并建有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爱尔兰研究中心以及物流管理本科国际合作办学项目。

二是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发展。学校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倡议、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等河南省战略发展机遇,瞄准学科优势和地方需要的结合点,与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建立了“合作发展联盟”。目前共有联盟单位150多家,合作共建了“中国—马来西亚清真食品国家联合实验室”“高档牛肉解冻与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农业金融研究中心”“肉类食品研究所”等合作平台,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校面向食品加工等行业领域,选派科技特派员,组建技术服务和推广专家团队,面向地方开展专题调研,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环境研判,对地方企业的经营管理把脉会诊,努力提高地方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

三是振兴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充分利用“牧工商一体化”学科专业优势,紧紧围绕特色专业巧做文章,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与河南省农业厅、扶贫办、人社厅等多家政府机构联合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和新型职业培育、技术推广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项目;建立“金牧工程战略发展联盟”,搭建了与政府、企业、行业联合培训的平台,实现了政府政策落实、学校社会服务职能发挥和企业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结合。近年来,累计培训7200多人,很多人经过培训后成为致富带头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该校先后被评为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优秀高校、河南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河南省大数据双创基地、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最具国内就业竞争力的高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人民满意的高校、河南省2019年度智慧校园建设试点高校、河南省文明校园等。

关注豫教了解更多前沿资讯

责任编辑:岳清


Copyright © 豫教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02558号